首页 >> 我们的1654续 >> 我们的1654续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 佣兵的战争 千秋谋士 兴风之花雨 抗战:从周卫国参军开始 万历新明 抗战之我的团长李云龙 抗战:少年大军阀 皇明皇太孙 特种兵:读书就变强 大宋的智慧 
我们的1654续 小样有型 -  我们的1654续全文阅读 -  我们的1654续txt下载 -  我们的1654续最新章节

第四十一章 欲察之,必亲之(2/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

阎尔梅、归庄和万年少三个人想的是忠臣不事二主,好女不嫁二夫;一部分人想的是识实物者为俊杰,良禽择良木而栖------不管怎么说吧,无论他们怎么想,怎么做,大家都能神奇地找到相反的理论依据。

有的人把这种传统文化叫博大精深,兼容包蓄;但也有的人把它称之为实用主义,唯利是图。

等到方以智来到后,这种尴尬的局面很快被打破了,让钱谦益大喜过望:终于有人能带头说出他想说的话了!

方以智是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人,出身士大夫家庭。

方氏是桐城地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族。曾祖父方学渐,精通医学、理学,并且能学习诸子百家,融会贯通,自成体系。

方以智自幼秉承家学,接受儒家传统教育,受到了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。

由于其祖辈都直接或间接同东林党有关系,他从小也养成了关心时世的习惯。十四岁时,曾徒步到数百里外的考场参加会试,以此来磨炼意志。

成年后,方以智载书泛游江淮、吴越间,遍访藏书大家,博览qun书,四处交游,结识学友。在他的学友中有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,并阅西洋之书,从他们那里,方以智学习了解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,从而更加开阔了视野,丰富了学识。

一开始时,他也决心以襄扶明朝中兴为己任。

在1644年,李自成的反政府武装力量攻入北京,崇祯皇帝自缢,方以智在崇祯灵前痛哭,被反政府军俘获,那些人对他严刑拷打,以至两髁骨见,但他始终不肯投降。

不久,李自成兵败山海关,方以智侥幸乘乱南逃,大难不死。

当方以智在北京誓死不降反政府军之事传入江南时,友人皆把他比拟为文天祥。

后来,他转奔向南京投奔大明弘光政权,仇敌阮大铖把持大明弘光朝政,不断受到排挤、迫害,于是不得不改名吴石公,流寓岭南、两广一带以卖药为生。

不久,大明隆武帝以原官庶吉士相召,方以智不应,取名“三萍”,浪迹于珠江山水间。

隆武二年,桂王朱由榔称帝于肇庆,由于种种原因,方以智参与了拥立永历政权的活动,任左中允,少詹事,翰林院侍讲学士,拜礼部侍郎、东阁大学士。

但方以智很快便发觉桂王政权朝不保夕,名不符实,内则门户纷争,奸人当道,外则与广州绍武政权同室操戈,兵戎相见。

桂王更是胆小如鼠,稍稍闻风鹤即奔走靡常,这一切使方以智心灰意冷,后被太监王坤诬劾免职,不得不遁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湘、桂、粤西一带

后来他披缁为僧,改名弘智,字无可,别号大智、药地、愚者大师等,彻底对大明失去了信心。

这期间他本来不闻俗事一心闭关,但是,一个偶然的机会,他惊闻海外突现汉唐集团,而且竟然能将鞑虏的首都一举而下!

他顿时有了还俗的兴趣。

在他还俗不久,经过朋友的介绍,他同样来到了钱谦益的贤士招待所------但是,他的到来打破了某种僵局。

那时,方以智在qun贤集会上大声地疾呼:

“今天下脊脊多事,海内之人不可不识,四方之势不可不识,山川谣俗,纷乱变故,亦不可不详也------现今正逢三千年未遇之境,诸位贤士岂能拘泥于以往?!”

钱谦益乐呵呵地引导说:“密之认为我等如何面对汉唐集团------”

方以智直言道:“数百之众,崛起于海外荒岛,数年之后竟能率数万精锐大军越海万里,以摧枯拉朽之势灭鞑虏于无形之中------此等势力不可不察,欲察之则必亲之!”

钱谦益听完后心里乐开了花,但是没有马上说什么,而是静观其变。

Ps:感谢书友的打赏!您的打赏就是我的动力-------这样的书不容易活下来。

喜欢我们的1654续请大家收藏:(m.zongcaiwenxue.org)我们的1654续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善终 秋以为期 乘鸾 刺青 黑莲花的幸福生活 我、我是你的 姐姐领进门:掌权 典型意外(ABO) 十年对手,一朝占有 如意小郎君 金主上位记 囚鸟 小班长,我是不是哪里得罪你啦? 无地自容 爸爸和爸爸